要登入會員才可以使用此功能!!

確定
|預防跌倒|為家中長輩打造安全堡壘:你必須知道的 4 個居家防跌關鍵


為家中長輩打造安全堡壘:你必須知道的 4 個居家防跌關鍵


家中的長輩,是我們最珍視的寶藏。隨著他們年歲漸長,我們心中總會多一份牽掛,尤其擔心他們獨自在家時,是否安全無虞。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因為一個看似安全的家,其實隱藏著我們容易忽略的跌倒風險。


這不是危言聳聽。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在台灣,平均每六位長者中,就有一位曾經在一年內發生過跌倒;而更令人擔憂的是,每十二位長者中,就有一位因跌倒而需要就醫。跌倒不僅可能造成骨折、頭部外傷等嚴重傷害,更會衝擊長輩的心理,讓他們因害怕再次跌倒而不敢活動,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許多人以為,防跌就是加裝扶手、買張防滑墊這麼簡單。但事實上,要打造一個真正安全的家,需要更全面、更聰明的策略。這篇文章將分享從專業評估到政府補助的 4 個關鍵心法,帶你跳脫傳統思維,為家中長輩建構一個真正能讓他們安心生活的堡壘。


關鍵一:別自己動手!第一步是「專業評估」


談到居家改造,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該買什麼?」或「哪裡該裝扶手?」。然而,最有效、最關鍵的第一步,其實是「打電話」,尋求專業評估。


每個長輩的身體狀況、行動能力和家中的格局動線都獨一無二,自行添購的設備未必符合實際需求,甚至可能裝錯位置,白花錢又沒效果。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具備專業知識,能到家中進行客製化評估,找出真正的風險點。


這個流程聽起來可能很繁瑣,但請放心,每一步都有專業人員引導您,您不是獨自一人在處理。取得專業評估的流程其實很簡單:


  1. 撥打 1966 長照專線,或直接聯繫您所在地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長照中心)。
  2. 中心會指派一位照管專員到府進行初步訪談,評估長輩的失能狀況,確認是否符合長照需要等級(2級以上)(長照需要等級依失能程度分為2至8級,2級為最輕度)。
  3. 若符合資格,中心便會轉介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到您家中進行專業的環境評估。
  4. 評估後,治療師會提供一份詳盡的「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建議書」,這份報告不僅是您改造的藍圖,更是後續申請政府補助的必要文件。

先有專業評估,再進行改造,才能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避免走冤枉路,做出最符合長輩需求的改善。


關鍵二:找出真正的危險熱點——浴室


如果家中只能先改善一個地方,那絕對是浴室。潮濕、空間狹窄、動作轉換頻繁(如起身、轉身),讓浴室成為家中跌倒風險最高的「紅色警戒區」。


掌握以下幾個浴室安全的黃金準則,就能大幅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


  • 地面防滑:這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點。可以選擇防滑係數高的磁磚,或是在現有地面上塗上防滑塗層、貼上防滑貼條。此外,在淋浴間內務必放置具吸盤的防滑墊,並在乾區放置穩固的防滑地墊。
  • 扶手設置:在關鍵位置安裝穩固的扶手至關重要。馬桶旁、淋浴區和洗手台旁都是必裝地點。扶手的高度建議在 70-90 公分之間,直徑約 3-4 公分,確保長輩能穩固抓握。
  • 坐式淋浴:長時間站立淋浴容易造成疲勞、重心不穩。在淋浴區放置一張穩固的洗澡椅,讓長輩能坐著洗澡,既安全又省力。
  • 消除門檻:浴室門口和淋浴區的門檻是絆倒人的隱形殺手。最好採用無門檻設計,若無法施工,也可以安裝固定式的小斜坡板來消除高低差。

關鍵三:「小改變」帶來「大安全」


許多人擔心居家改造工程浩大、花費高昂,但其實很多時候,一些簡單、低成本的調整,就能帶來巨大的安全效益。


光線與動線 (Lighting and Pathways)


充足的光線和暢通的動線是防跌的基礎。今晚,請你親自走一遍長輩從臥室到廁所的路。光線夠嗎?腳下有任何可能絆倒人的電線或地毯嗎?請確保家中走道有足夠的照明,特別是夜間路線,可以安裝感應式小夜燈。同時,務必保持走道完全淨空,收好雜物、電線,並移除容易滑動的小塊地毯。若家中有樓梯,更要確保階梯照明充足、保持淨空,並且在樓梯兩側都安裝穩固的扶手。


家具的高度與穩定性 (Furniture Height and Stability)


您是否觀察過家中長輩從沙發或床上起身時有些吃力?這可能與家具高度有關。最適合長輩的床鋪和座椅高度約為 45-50 公分(約膝蓋高度),讓他們坐下時雙腳能平放地面,起身時也較不費力。此外,家具應選擇穩固不晃動的款式,並最好有扶手能提供支撐。


伸手可及的收納 (Within-Reach Storage)


彎腰駝背或踮腳伸手拿東西,是引發重心不穩的危險動作。將廚房、客廳等區域的常用物品,收納在高度約 70-100 公分的範圍內,讓長輩不需費力彎腰或伸展就能輕鬆取得。


關鍵四:費用不用愁,政府有補助


談到改造和添購輔具,費用是許多家庭的考量。好消息是,台灣的「長照2.0」計畫提供了「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的補助,能有效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只要是經評估符合長照需要等級2級(含)以上的對象(例如: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50歲以上失智症者、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等),就可以申請這項補助。


  • 補助項目:包含安裝扶手、地面防滑處理、門檻改善、設置斜坡板,以及購買助行器、洗澡椅等輔具。
  • 補助額度:輔具購置與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的補助額度是合併計算的,每三年最高可有新台幣 4 萬元的額度。這筆補助的目的,就是希望經濟考量不會成為長輩居家安全的絆腳石。

還記得第一點提到的專業評估嗎?那份由治療師開立的建議書,就是申請這筆補助的關鍵。整個流程從評估到申請,都有專業人員引導。


想了解更多資訊或開始申請流程,最快的方式就是直接撥打 1966 長照服務專線。


結論:不只是安全,更是為了尊嚴與安心


為長輩打造一個安全的家,遠不止是安裝幾根扶手。這是一個從專業評估開始,聚焦高風險區域,並透過聰明小改變來全面提升安全性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善用政府的長照資源,能讓這份孝心不必被預算所限制。


我們預防的不只是一次跌倒,更是預防隨之而來的恐懼、孤立與功能的快速退化。這些努力,是為了守護長輩的獨立、自信與生活品質,讓他們能在熟悉的家中,繼續享有安穩而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今天,我們可以為家中長輩的安心生活,多做哪一件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