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09/23
作者: 安訢長照資訊團隊
分類: 無障礙環境
台灣長照 3.0 政策:掌握最新申請流程與補助項目 (2025-10-14)

隨著台灣社會邁入高齡化,長期照顧(簡稱長照)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成為許多家庭必須面對的課題。為了更全面地回應民眾的照護需求,政府不斷精進長照服務體系,從長照1.0到長照2.0,再到即將於2025年9月1日啟動第一階段的長照3.0政策。本篇文章旨在為您深入剖析台灣長照3.0的最新政策重點、服務內容、詳盡的申請流程與多元的補助項目,協助您為自己或摯愛的家人,提前規劃與善用長照資源,確保獲得適切且安心的照顧。
長照 3.0 政策核心理念與變革
台灣的長照服務從最初的基礎架構,逐步發展至長照2.0的「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服務目標。而長照3.0的推出,則是在既有基礎上,針對服務涵蓋範圍、彈性與品質進行更深化的優化與提升。其核心理念在於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擴大服務的可近性與適切性,並進一步完善長照服務網絡,讓更多有需求的民眾能夠受惠。
長照 3.0 第一階段(2025年9月1日上路)主要調整
長照3.0的第一階段實施,聚焦於幾項關鍵變革,旨在解決現行制度中的痛點,提升服務效益:
- 放寬外籍看護家庭使用社區式服務:這是長照3.0的重要亮點之一。過去,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的家庭,在申請部分社區式長照服務上存在限制。新政策將適度放寬,讓這些家庭在特定條件下,也能彈性運用社區照顧資源,例如日間照顧、家庭托顧等,以補足外籍看護的照顧缺口或提供喘息空間,避免過度依賴單一照顧人力。
- 擴大社區式交通接送服務範圍:交通問題一直是偏遠地區或行動不便者使用長照服務的一大障礙。長照3.0將進一步擴大社區式交通接送服務的適用範圍與彈性,涵蓋更多地區與特殊需求,確保服務對象能夠順利往返醫療院所或長照據點,提升就醫及參與社會活動的便利性。
- 營養照護服務次數調整:針對失能者的營養需求,長照3.0將調整營養照護服務的次數與頻率,可能依據個案的健康狀況與營養評估結果,提供更為彈性與個人化的營養指導與餐食服務,以促進其健康維持與疾病預防。
- 調整居家喘息服務內容:喘息服務是家庭照顧者不可或缺的支持。長照3.0預計會對居家喘息服務的內容進行調整,可能涵蓋更多元化的服務模式,或提供更具彈性的時數運用,旨在提供照顧者更充足且有效的休息時間,防止照顧負荷過重導致身心俱疲。
這些調整都顯示長照3.0致力於讓長照服務更貼近民眾實際需求,提供更具彈性與包容性的支援。
長照服務四大支付基準與補助項目
台灣的長照服務依據服務內容分為四大類,並設有明確的補助標準,旨在減輕民眾的經濟負擔。這些補助項目在長照3.0實施後,其精神與主要架構將會延續,並依據政策調整而有細節上的優化。
1. 照顧及專業服務
這是長照服務中涵蓋範圍最廣的一類,包括:
- 居家照顧服務:由照顧服務員到府提供身體照顧(沐浴、餵食、翻身、服藥等)及日常生活照顧(家務協助、陪同外出、代購等)。
- 日間照顧服務:失能者白天至社區長照據點接受照顧,包含餐食、活動、身體復能等。
- 家庭托顧服務:由家庭托顧員在其家中提供失能者照顧。
- 專業服務:如居家復健、居家護理、居家營養照護、失智症照護、居家藥事服務等,由專業醫事人員到宅提供服務。
補助額度與自付比例:服務費用由政府與民眾共同負擔,依據家庭經濟狀況分為:
- 一般戶:政府補助84%,民眾自付16%。
- 中低收入戶:政府補助95%,民眾自付5%。
- 低收入戶:政府全額補助100%。
每月補助上限依失能等級而異,例如輕度失能者約10,020元、中度失能者約15,780元、重度失能者約18,600元等。長照3.0對其中服務內容的調整,例如營養照護服務次數的增加,將使個案能獲得更適切的服務。
2. 交通接送服務
針對失能者因就醫、復健或參與長照服務據點活動所需的交通協助,提供交通接送服務補助。
服務對象與補助方式:主要服務長照失能等級經評估符合者,且居住地至醫療院所或長照服務機構的交通不易者。補助額度會依居住地與服務使用次數而定,通常設有每月補助上限。長照3.0擴大服務範圍的實施,將讓更多偏遠地區或有特殊交通需求的個案受惠,提高服務的可近性。
3. 輔具服務與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
提供符合失能者需求的輔具購買或租賃補助,以及居家環境改善的補助,以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及居家安全。
補助項目與金額上限:包括輪椅、助行器、氣墊床、居家用照顧床等輔具,以及衛浴、臥室、出入口等空間的無障礙改造。補助項目及金額上限皆有明確規範,並可能與身心障礙福利資源銜接,讓民眾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申請時需經專業人員(如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評估。
4. 喘息服務
為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身心負荷,提供短期替代照顧服務,讓照顧者有機會休息或處理個人事務。
服務內容與補助額度:喘息服務包含居家喘息、機構喘息、日間照顧中心喘息等多種模式。喘息服務時數依失能等級而定,輕度至中度失能者每年最高可達14天,重度失能者每年最高可達21天。補助金額亦有一般戶、中低收入戶與低收入戶之分。長照3.0針對居家喘息服務內容的調整,將可能提供更多元或更彈性的喘息選擇,使照顧者能獲得更符合其需求的喘息支援。
長照服務申請流程 (現行長照2.0流程,適用於3.0實施初期)
儘管長照3.0在服務內容上有所調整,但其申請流程主要仍延續長照2.0的架構,確保民眾能夠透過熟悉且便捷的管道提出申請。
步驟一:提出申請
您可以透過以下任一管道提出長照服務申請:
- 撥打 1966 長照專線:這是最簡便的申請方式。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30分至下午12點;下午1點30分至下午5點30分。專線人員會引導您完成初步諮詢與預約。
- 親洽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您可以直接前往居住地所在縣市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由專業人員提供面對面的諮詢與協助。
- 醫院出院準備服務:如果您或家人住院期間經評估有長照需求,醫院的出院準備服務團隊會主動協助您連結長照服務,確保出院後照顧無縫接軌。
- 線上申請:部分縣市提供線上申請服務,可透過各地方政府長照中心網站查詢。
步驟二:照顧管理專員到宅評估
在您提出申請後,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會指派一位「照顧管理專員」(簡稱照管專員)到您家中進行實地評估。評估內容將包含:
- 身體功能狀況:評估個案的日常生活活動(ADLs,如吃飯、洗澡、穿衣等)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ADLs,如購物、煮飯、服藥等)的能力。
- 認知功能狀況:評估是否有失智症狀或認知功能缺損。
- 居住環境與家庭支持系統:了解居家環境是否適合照顧、家庭成員的照顧能力與意願。
- 核定失能等級:依據評估結果,核定個案的長照失能等級(分為1至8級),這是決定服務項目與補助額度的重要依據。
步驟三:擬定照顧計畫
照管專員會與個案及家屬充分溝通,共同擬定一份「個別化照顧計畫」。這份計畫會詳細載明:
- 服務項目與內容:依據個案需求與失能等級,選擇合適的居家服務、日間照顧、交通接送、輔具或喘息服務等。
- 服務時數與頻率:明確每週或每月可使用的服務時數。
- 費用與政府補助額度:清楚告知服務總費用、政府補助金額以及個案或家屬需自付的比例。
步驟四:連結服務與定期追蹤
在照顧計畫核定後,照管專員會協助您連結合格的長照服務提供單位。服務單位會派員依據照顧計畫提供服務。同時,照管專員也會定期追蹤服務執行狀況,並依個案狀況變化,適時調整照顧計畫,確保服務符合個案的最新需求。
申請資格
要申請長照服務,服務對象需符合以下基本資格之一:
- 65歲以上失能老人:經評估為失能者。
- 55歲以上失能原住民:經評估為失能者。
-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手冊)者:不限年齡,經評估為失能者。
- 50歲以上失智症者:經醫師診斷確診為失智症,並經評估為失能者。
- 僅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ADLs)失能之獨居老人或衰弱老人:需符合特定條件,例如獨居且無人照顧,或經衰弱評估為衰弱者。
相關資源
如需了解更多台灣長照、輔具或身心障礙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我們的文章更新。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實際申請補助或使用服務前,請洽詢相關主管機關或專業醫療人員。如有任何疑問,建議諮詢您的醫師或長照服務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