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07/15
作者: 安訢長照資訊團隊
分類: 無障礙環境
視障者居家環境安全改善指南

引言
居家環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最私密的堡壘,然而對於視障者而言,一個未經妥善規劃的居住空間,卻可能處處潛藏危機。從家具擺設、照明配置到地面材質,每個細節都可能影響視障者的行動安全與生活品質。本指南旨在提供台灣視障者及其家庭一個實用且全面的居家環境安全改善策略,協助打造一個更友善、自主且安心的居住空間,讓視障者能更自在地生活。
核心內容
一、居家環境評估與專業諮詢
在進行任何改造之前,首要步驟是進行全面的居家環境評估。這不僅能找出潛在危險,也能為後續的改善提供具體方向。
- 職能治療師到宅評估:
- 重要性:職能治療師擁有專業知識,能從視障者的角度出發,評估居家動線、光線、家具配置等,並根據個體能力與需求,提出具體且可行的改造建議。
- 流程:可透過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或復健醫療院所申請。職能治療師會到府進行評估,了解視障者的視力狀況、行動能力與生活習慣,並提供詳細的評估報告與改造建議。
- 費用:居家職能治療評估的費用可能因機構而異,一般約落在每次新台幣 1500 元上下,部分可透過長照2.0或身心障礙福利服務申請補助。
二、動線規劃與障礙排除
清晰且無障礙的動線是視障者居家安全的核心。
- 保持通道暢通:移除走道上的雜物、電線、小地毯等可能造成絆倒的物品。家具擺放應固定且避免頻繁更動。
- 家具配置:
- 固定性:選擇穩固且不易移動的家具,並將其固定於牆面或地板,避免碰撞時傾倒。
- 圓角設計:優先選擇圓角或邊緣平滑的家具,減少碰撞受傷的風險。
- 一致性:家具擺放位置應維持固定,讓視障者能透過記憶形成空間地圖。
- 門扇與門檻:
- 門寬規範:建議室內門寬度至少為 80-90 公分,以利視障者或未來可能使用輔具(如助行器)的通行。
- 移除門檻:將門檻改為坡道或完全移除,消除絆倒的風險。若無法完全移除,可使用顏色對比明顯的防滑貼條標示。
三、照明與色彩對比
良好的照明和色彩對比是視障者辨識環境的重要輔助。
- 充足且均勻的照明:
- 全室照明:確保每個區域都有充足且均勻的照明,避免光線死角。可使用吸頂燈、崁燈等。
- 局部加強照明:在閱讀、烹飪、盥洗等需要精細操作的區域,加裝閱讀燈、櫥櫃燈、鏡前燈等局部照明,提高亮度。
- 避免眩光:選擇柔和、不刺眼的燈具,並避免燈光直射視障者的眼睛。可使用間接照明或加裝燈罩。
- 色彩對比應用:
- 牆面與地板:選擇對比色較大的牆面與地板,例如淺色牆面搭配深色地板,有助於視障者辨識空間界線。
- 開關與插座:將開關、插座、門把等重要設施,塗上或標示鮮豔的對比色,方便辨識與使用。
- 餐具與容器:使用與桌面顏色對比鮮明的餐具,或在調味料罐上做不同顏色標記。
四、地面材質與防滑措施
防滑的地面能大幅降低跌倒風險。
- 選擇防滑材質:避免使用光滑、反光的磁磚或大理石地板。優先選用防滑係數高的地磚、木質地板或鋪設地毯。
- 防滑處理:在浴室、廚房、玄關等易濕滑區域,加裝防滑地墊或進行防滑塗層處理。
- 固定地毯:若使用地毯,務必選擇底部有防滑設計或使用雙面膠固定,避免捲曲造成絆倒。
五、扶手與輔具運用
適當的扶手和輔具能提供支持與指引。
- 扶手設置:
- 高度規範:扶手高度建議在 70-90 公分之間,方便視障者抓握支撐。
- 位置:在樓梯、走道、浴室、馬桶旁、床邊等區域,沿牆面加裝穩固的扶手,提供移動時的支撐。
- 材質:選擇握感舒適、防滑且與牆面有良好對比的材質。
- 輔具應用:
- 語音提示輔具:如語音報時鐘、語音導航設備等。
- 觸覺輔具:如盲杖、觸覺地圖、點字標籤等。
- 擴視輔具:放大鏡、擴視機等,協助低視能者閱讀或進行精細活動。
六、預算範圍與補助資訊
- 預算範圍:
- 材料費:依改造範圍和選用材料而異,簡單的防滑處理可能數百元,大規模的門檻移除或扶手安裝可能數千至數萬元。
- 工資:依工程難易度和工時計算,一般小型工程可能數千元,大型裝修則更高。
- 總預算:從數千到數十萬元不等,建議根據評估報告,分階段或依輕重緩急進行。
- 補助資訊:
- 長照2.0:針對符合長照服務對象資格的失能視障者,可申請「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補助項目包含居家環境評估、無障礙設施改善等。2025年起,補助額度將有所提升,輕度失能者可達7,000元,中度失能者達16,000元。
- 內政部社會及家庭署:提供「身心障礙者生活輔助器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補助」,補助項目涵蓋廣泛,包括扶手、防滑處理、坡道、警示設備等。視障者可依障礙等級及需求申請,補助金額依各縣市規定而異。
- 縣市政府社會局/處:各縣市會依據中央政策,結合地方財源,提供更具彈性的補助方案,建議直接洽詢居住地的社會局/處。
- 申請流程:通常需先經職能治療師評估,備妥評估報告、診斷證明、身心障礙證明、估價單等文件,向戶籍所在地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或社會局/處提出申請。
七、施工注意事項
- 選擇合格廠商:務必選擇信譽良好、具備相關證照的專業施工廠商,並簽訂詳細的施工合約。
- 安全優先:施工期間應確保視障者的安全,若可能造成不便或危險,可考慮暫時安排他處居住。
- 定期檢視與維護:改造完成後,仍需定期檢視各項設施的安全性與功能性,並適時進行維護。
結論
視障者的居家環境安全改善,不僅是提升生活品質,更是賦予其獨立自主生活的重要基石。透過專業評估、細心規劃與善用資源,我們能為視障者打造一個安全、便利且充滿尊嚴的家。請務必記得,每個視障者的需求都是獨特的,建議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量身打造最適合的居家改造方案。

關鍵字:視障者、居家環境、無障礙改造、長照3.0、身心障礙福利、職能治療師、扶手、防滑、照明、台灣
相關資源
如需了解更多台灣長照、輔具或身心障礙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我們的文章更新。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實際申請補助或使用服務前,請洽詢相關主管機關或專業醫療人員。如有任何疑問,建議諮詢您的醫師或長照服務專員。